《楚天民報》2016年6月9日報道我校教師點評高考作文
發(fā)表: 2016-06-10 09:55:22 瀏覽: 6640 次
![](/uploads/115/20160610095311.jpg)
出人意料 講究辯證 聚焦教育--評2016年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題
□沙市中學語文教師 高倫強
隨著2016年高考大幕的開啟,重歸全國卷考查的湖北考生看到的是一道全新的作文題--漫畫式材料作文。這與考前眾口一致的寫時評類任務驅動型作文的預期相去甚遠。命題材料不是反映最新社會生活現(xiàn)象的文字類新聞材料,卻選擇了一幅構圖簡單、直擊民族文化心理的漫畫。題目要求考生理解漫畫寓意,明確文體后進行寫作,并非考前預測的只能寫成時評類的應用文??忌还苓x擇什么樣的文體,只要能滲透、演繹、開掘、延伸漫畫寓意,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寫什么就像什么,不能寫成非驢非馬的四不像作文。總體而言,本次考試作文命題,材料新穎,內涵深刻,文體不限,有利于考生發(fā)揮寫作個性,展示寫作特長,避免了考場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味同嚼蠟、乏善可陳的惡性局面的形成。 命題材料中,漫畫的構圖要素之間的關系反映出本次考查講究辯證思維。一個孩子,四次考試成績,兩種截然不同的遭遇:100分、61分得到的都是媽媽的吻,98分、55分得到的卻是家長的巴掌。100分得到夸贊是自然之理,考了98分卻得到斥打則令人唏噓;55分和61分,幾分之差,待遇卻有云泥之別。比較兩組圖畫內容,不難看出對孩子有著評判和處置權利的主體兩種不同的內心世界:100分就是王,不及格當然就是賊了;60分萬歲,98分是畫蛇添足。這其實是兩種教育觀念:一是追求十全十美,無論何事,必須拿第一,必須是滿分;二是及格就行,分數(shù)過高,反成累贅??忌鷳q證分析者兩種觀念,并聯(lián)系社會人生,或就事論理,或隨物賦形,或抒情言志。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要體現(xiàn)兩種對立的教育觀念之間的博弈、碰撞,并最終明確寫作者個人的態(tài)度。 相對于2015年全國卷作文命題“舉報父親交通違規(guī)”產(chǎn)生的情與法的社會思考,今年的作文材料反映的是更加深刻、更有文化內涵的“勇爭第一”和“達標即可”的人生觀的問題。千百年來,“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進取觀與“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世觀主導了不同的人們的命運,呈現(xiàn)不同的人生畫卷。有的人搏擊風雨,逆勢而上,知其不可而為之,在拼搏與競爭中抒寫人生絢麗的華章;有的人目光短淺,生活茍且,看不到詩和遠方的田野,個人混世度日不說,還對周圍努力奮斗的人冷嘲熱諷,真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本次作文命題引導考生思考人生,其核心立意是要求考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社會生活主旋律,發(fā)揮考試影響和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