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疗对电子支付设备有限公司

[《習坎文摘》第31期]父親的腳后跟
發(fā)表: 2011-04-08 22:36:06    瀏覽: 9535 次
  小時候我曾住在豐原東邊的山里,父親常帶著我入城。這條路很長,走起來總要兩三個鐘頭。每次父親走在前邊,我跟在后頭,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須兩腳不停地劃,眼睛不停地盯住他的那雙破舊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趕。

  一次,天色向晚,路過一道鐵橋,一根根枕木的間隔比我的步子還寬。平常父親總會歇下來等著我爬過去,或索性抱著我過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牽掛些什么,等到我爬過橋,抬頭一看,他已經(jīng)“失蹤”了。

  突然,我涌起一陣恐懼:“這條路來回已跟著父親走過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變得如此陌生?”

  我哭著等在橋端的田埂上,幾個鐘頭在黑夜里又餓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憶,但呈現(xiàn)的總是父親那雙不停晃動的布鞋。午夜時分,總算由遠而近,傳來了母親苛責父親的聲音。后來我才知道父親回到家竟還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丟失。

  今天,很多教師在上課,沒告訴學生“我們?nèi)ツ睦?”,從不指出大體的方向。一開始就下定義,一味要學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以為這便于工作是思考訓練,這便是“數(shù)學”,其實這只是數(shù)學的“形式”。

  演示解題時也是一樣,一步步非常嚴密,非常工整,每寫一行問學生一句:“對不對?”學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對?!边@樣熱烈的上課情緒,該說是天衣無縫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學生素質(zhì)不佳或教材不當了?

  事實是:學生看到的不是“路該怎么走”,他們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動”,簡單的“左—右—左—右……”的換腳規(guī)則是知道的,但一旦沒有“布鞋”在前面帶路,便于工作覺一片陌生。家在何方?路怎么走?

  我深深相信,當時父親如果像趕牛一樣讓我走在前頭,出城的時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問我:“吳厝的大榕樹,舊厝的土地廟,阿公溪上的鐵橋,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徑……。你認不認得?”而在我點頭之后,叫我逐一帶路走過。我必定在走過一趟,回到家之后便于工作要十分熟悉整條路徑。

  如果父親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許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guī)?,他在后頭寧可隨我多走一點冤枉路,一邊加以修正。其后并畫圖比較近路與遠路,如此我不只會熟悉家城之間的路徑,城東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過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親跑腿辦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該感謝父親,畢竟他不會抱著或背著我走,使得我尚有一絲鎮(zhèn)定,能在漫長的四五個鐘頭里守在同一個地方等著他與母親回來找到我。

  在今天的教室里,我看到學生不敢或不知問出一句:

  “老師,我們?nèi)ツ睦?”

  總覺得老師走在前頭,一味要學生“尾隨”。甚至有的老師是將學生“背著走”的。要改良教學,或許我們今天該提出要學生“帶路走”的趕牛教法,這個教法應強調(diào)三件事:

  明指歸向

  分析方法

  隱藏推理
揭西县| 朝阳县| 尼木县| 通州市| 贵港市| 保山市| 隆化县| 东港市| 旅游| 腾冲县| 樟树市| 鲁山县| 浠水县| 嵊泗县| 祁连县| 永寿县| 文山县| 清流县| 曲水县| 泸州市| 盱眙县| 双牌县| 甘南县| 高台县| 措勤县| 海安县| 木里| 扬州市| 新沂市| 台湾省| 留坝县| 峨边| 霍山县| 嘉善县| 白河县| 老河口市| 富锦市| 堆龙德庆县| 铜陵市| 沛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