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坎文摘》第28期]本期導讀:再看杜郎口
作者/來源: 鄧北平 發(fā)表: 2010-12-17 21:44:05 瀏覽: 8214 次
杜郎口中學已成為當前中學教改的一顆耀眼的明星,它的一些經(jīng)驗被廣泛地學習。它的教育教學模式,對我校的課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任何一所學校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教師的組成、生源的特點及積淀的文化,都存在著千差萬別,方法可以借鑒,內(nèi)涵不能復制?!皩W我者生,似我者死”,在模仿之風盛行的時代,不少學校跟風,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其因在于形似而非神似。譬如課堂時間的分配,人為地劃分教師講與學生學的時間比例,這只是表象,其根本目的在于扭轉(zhuǎn)教師的教改理念,并最終將其轉(zhuǎn)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故它只是手段,絕非目的,而在前期,確是一種必須。我們在借鑒其方法的同時,要領悟其實質(zhì),結(jié)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形成獨居特色的辦學內(nèi)涵。
那么,杜郎口中學的教改精髓到底是什么?《中國青年報》記者趙小雅的文章做了很好的闡述?!袄砟钪儭?、“評價之變”、“結(jié)構(gòu)之變”、“環(huán)境之變”、“組織形式之變”和“管理之變”,這是杜郎口中學給我們帶來的教改驚喜,真正落實這“六變”,是很難的一件事。我曾說過,新課程的“新”,在于課程資源新、課程呈現(xiàn)方式新、師生關系新,要落實新課程的理念,需要我們切切實實地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落實到常態(tài)的教學活動中,時刻要高舉有效教學的旗幟。
對于杜郎口模式的不足之處,余文森教授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同樣精彩,更為深刻,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鑒。
對于杜郎口,有太多的評價之音,作為一名堅決的擁護者,特級教師李鎮(zhèn)西發(fā)出了“善待杜郎口”的呼聲,“研究杜郎口,完善杜郎口,超越杜郎口,才是科學的態(tài)度?!倍爬煽诘脑鷳B(tài)教學到底是什么?杜郎口為什么值得我們?nèi)ジ袆?在多次到訪的李鎮(zhèn)西筆下,你或許會找到答案。
與杜郎口同樣赫赫有名的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其教學改革起步更早,教學效果也極為明顯,總的來說,它們是屬于同一種模式,即“先學后教”類的教學改革范疇,對于這一類模式如何去推廣、適應,我們推薦了萬偉老師的文章。
201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