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學報(55-1)
發(fā)表: 2010-08-03 00:00:56 瀏覽: 8511 次
熱烈祝賀
原我校教師陳和生
教授光榮當選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2005年底兩院院士增選大會上傳來喜訊,曾在湖北省沙市中學工作多年,現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所長陳和生教授光榮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繼王明庥、官春云、樊明武、葉聲華當選為院
士后,從習坎園走出的第五位院士。
加強教學管理 提高教學質量
全面落實市委先進性教育重點整改項目
為了落實荊先組辦[2005]51、57號文件精神,鞏固和擴大我校先進性教育成果,學校黨委以建立長
效機制為著力點,切實抓好重點項目整改工作,針對整改方案項目(任務),落實了整改措施、分管領
導、職能部門和責任人。并向全校各級黨組織明確提出了認真做好鞏固和擴大整改成果工作要求。要求
各部門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積極推進,真正把重點項目整改方案落到實處,務求實效。以求形成黨
建工作長效機制,推進學校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有新的加強、新的提高和新的成效。
找準問題、制定方案
荊先組辦[2005]51、57號文件要求我校: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深化整改工作,辦好人
民滿意的學校。我校黨委一班人非常重視重點整改項目的落實工作,多次開會研究,幾易其稿,最后把
重點問題定格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把沙市中學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不斷提高教
學質量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問題,而且這也是沙市中學的生存和發(fā)展中不容回避的問題,可以說是一針
見血,一語中的,為此我們精心制定了《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整改實施方案》,并按照市先
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和督導組的要求建立了重點整改項目臺帳。
方向明確、措施得力
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是學校的中心工作。
管理出效益,管理上質量。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整改提高階段,學校就針對管理這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啟了
《將MBA引入學校管理研究》的“十一五”重點研究課題,深化整改確定了重點問題后,校黨委制定了
切實有力的措施來促進教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
這些措施我們將它歸納為:樹立一個觀念,就是提升每個學生素質,不讓一個學生落伍。使沙市中
學的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在這種觀念指導下,學校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在高一年級試
驗辦藝,體、美班,高二年級辦補差班,高三年級辦培優(yōu)班,來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讓每個學生
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搞好兩個調整,即調整課程結構體系,調整教學時間安排。針對高考改革,我們利用這個寒假,在
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征求各科教師的意見,本學期開學后,我們對現行的課程,課時,作息時間作
了全面調整,從開學的情況來看運行良好,反應良好。抓好三個建設:第一,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學校
教學質量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針對沙市中學的教師現狀,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整改提高階段,學校就相
繼制定了《學校名師培養(yǎng)與管理實施方案》,《關于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我校青年教
師培養(yǎng)意見》,并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引進了5名骨干教師充實到教學一線;第二,
文化制度建設。教學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為了建立科學的管理和評價體系,學校在教學管理上制定了目
標管理、綜合評價兩大體系五個方案。即《教學管理工作方案》、《年級班級教學目標管理方案》、
《教師綜合評價管理方案》、《學科奧賽輔導管理方案》、《教學過程評價獎勵方案》;第三,學校物
質文化建設。為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春節(jié)前學??朔酥刂乩щy,完成了對籃球場的遷移和新建學生
公寓、學生食堂的開工。新建的學生公寓和食堂力爭在下學期開學前投入使用。
學校明確提出了要實現的四個目標是:湖北省沙市中學應是名師云集,高考奪冠、奧賽領先,管理
先進的示范學校。
求真務實,成效顯著
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學校領導班子作風更務實,工作更主動,能自覺把滿足師生在發(fā)展上的正確
需求作為決策的第一信號;廣大黨員教師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求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
教育教學第一線,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教師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空前高漲;建設學習型組織,構
建和諧校園的各項文化建設工作全面展開;以黨風促師風,以師風帶教風、學風、考風,從而實現校
風,教風、學風,考風根本好轉的目標正在實現。今年寒假畢業(yè)班的教師不畏嚴寒堅持為學生上課,學
校干部利用寒假多方征求對學校工作的意見,新學期開學工作積極主動,各項措施得以順利實施,開學
后教學秩序井然,社會如評如潮。
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不僅是市委領導,人民群眾對我們沙市中學熱切期待,更是沙
市中學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迫切要求,我們一定要努力工作,乘勢而上,不辜負上級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對
我們的期待,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把沙市中學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學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供稿)
三尺講臺飛揚青春風采 教學比武初露砥礪鋒芒
———我校2005年“習坎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圓滿結束
本報訊(特約通訊員 李勝山)2005年“習坎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決賽于2005年12月22日、23
日在學??萍拣^四樓演示教室成功舉行,經過各學科預賽推選的十六名青年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的
態(tài)度參加了決賽活動,展示了十六節(jié)高質量的教學課,整個決賽活動精彩而又激烈、高潮迭起,真可謂
是“三尺講臺飛揚青春風采,教學比武初露砥礪鋒芒”。通過嚴格采取評委專家教師現場聽課評分、課
堂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分和學生反饋抽查評分的綜合評價形式,毛悅、李振軍、陳亮、劉昌梅、尚邦全、
蔡艷等六位教師榮獲決賽一等獎,陳蓓、黃莉等十位教師榮獲決賽二等獎。本次決賽特邀學校顧問、特
級教師倪正明、郭秋老師和各學科教研組長或學科骨干教師擔任評委,學校教務處、學工處、總務處、
高一年級等部門都予以了極大的支持。
本次2005年“習坎杯”青年教學課堂教學比武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全面落實學校辦學目標,促進學校
發(fā)展,激勵青年教師錘煉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水平。教學比武活動內容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
兩個部分,鼓勵改革創(chuàng)新,鼓勵科學、合理、藝術、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課堂教學,重點
突出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規(guī)范的比賽。教學比武活動分預賽、決賽兩個階段。預賽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學
科內教學比武,決賽分文科組和理科組分別進行比賽。
整個活動從2005年11月18日就拉開了帷幕,各學科教研組都認真組織了預賽課的聽、評、比活動,
對參加決賽的青年教師大力的幫助和鼓勵?;瘜W教研組的幾位青年教師在教研組長張俊老師的熱情關心
下,從10月底就開始為參加教學比武活動作準備,幾位骨干教師熱心幫助青年教師,認真組織隨堂調研
課、骨干教師示范課的聽課、評課工作,幾位青年教師獲益非淺,在這次決賽活動中,成績突出,兩位
參賽教師均獲得一等獎。英語教研組在本次教學比武活動中更顯得團結、進取,周瓊、李成鳳、吳本
萍、劉永東等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青年教師更是不遺余力的幫助和支持,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課認
真評點、指導,在毛悅、陳蓓兩位青年英語教師參加決賽時,英語教研組有七八位教師到場聽課、助
威,鼓舞了青年教師的士氣,激勵她們取得了好的成績。語文教研組有八名青年教師參加預賽,聽課、
評課的工作量大,特別是高二年級語文集備組就有四名青年教師參加預賽,備課組長夏凈老師、學工處
副主任程大兵老師、何永強老師在語文教研組長趙五藝老師病休的情況下,雖然本身課程任務重,但都
主動擔任年級學科初賽評委,負責預賽的聽、評課工作,預賽工作組織得相當扎實。學校顧問專家、特
級教師郭秋老師對數學教研組的八名青年教師的8節(jié)預賽課都進行了全程聽、評課和指導工作,其一絲
不茍的嚴謹治學精神更是值得學習。歷史教研組趙文華主任、劉志國組長嚴格要求青年教師,張君老師
的一節(jié)參賽課的教學方案在幾位老教師的指導下反復修改了六遍,真正是體現了“磨礪精品課”的教學
意識。
總的看來,我校2005年“習坎杯”青年教學課堂教學比武是一次非常成功和有著深遠意義的活動,
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我校青年教師,促進他們教學業(yè)務的提高和成熟,為我校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
實的基礎。
●我校丁家順老師被評為 2005年“湖北省中學語文優(yōu)秀教師”,高倫強老師被評為 2005年“荊州
市中學語文優(yōu)秀教師”;
●在2005年荊州市高中語文教師說課比賽活動中,我校語文組高倫強、孫紹毅老師均獲決賽一等
獎;
●我校許麗莎、黃碧云、唐年新老師的四篇教育敘事研究論文獲2005年荊州市教育科研年會論文一
等獎;
●我校數學教研組裴艷、鎮(zhèn)祥平、劉昌梅老師的三篇教學論文獲得2006年荊州市高中數學論文一等
獎。
2005年湖北省沙市中學青年教師培養(yǎng)工作的“優(yōu)秀指導教師”和“優(yōu)秀學員”
一、 優(yōu)秀指導教師(共20人)
夏 凈 高倫強 盧美仙 肖述友
冷勁松 鄒振斌 何新建 吳本萍
李成鳳 楊光嵐 劉樂成 張典松
張 俊 付四喜 劉仁宏 劉志國
朱勝祥 黃祥洲 丁家順 吳祥成
二、 優(yōu)秀學員(共24人)
許麗莎 羅秋菊 秦卓瓊 王 鵬
裴 艷 甘玉梅 陳 蓓 黃碧云
毛 悅 高勝華 宋 飛 尚幫全
蔡 艷 黃 莉 唐年新 張 君
楊 攀 魏遵平 李振軍 康 莊
劉 一 張群武 沈勝方 曹 芳
我校學術委員會成立
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和學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
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升辦學品位,我校特成立了由教研組長和部分骨干教師組成的學術委員會。
校長鄧北平同志出任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秋遠同志出任副主任委員,學術委員會下設文科組、理科
組。文科組組長是趙文華同志,理科組組長是黃煒同志。
2005學年度“三好班級”名單
高一(14)班 班主任 盧美仙 高一(13)班班主任 陳 剛
高一(3)班 班主任 郭 松 高一(1)班班主任 劉新春
高二(5)班 班主任 沈勝方 高二(3)班班主任 夏 凈
高二(16)班 班主任 李成鳳 高三(11)班班主任 李昌坤
高三(16)班 班主任 高 俊 高三(7)班班主任 肖述友
高三(9)班 班主任 熊 偉 高三(1)班班主任 李景鑫